直播回顾|疫情之下,律师、专家和你一起聊电子签署及相关个人信息保护

直播回顾|疫情之下,律师、专家和你一起聊电子签署及相关个人信息保护
发布时间:April 15, 2022
《大家的声音》是上海CA大家签在疫情期间推出的系列线上直播。
上周五下午,直播间邀请到了上海瀛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冯忞律师,以及上海CA电子签署事业部方案总监牛朋飞,为我们带来《大家的声音》第二期直播——关于企业用工中,个人信息保护那些事儿。
● 《个保法》出台后,企业用工存在哪些法律风险?
● 企业用工使用电子合同,如何保证合法合规?
● 疫情之下,大家签如何帮助企业增加能效?
● ......
直播间里,冯律师与牛朋飞为我们详细解答了这些问题,错过直播的小伙伴赶紧收藏这篇直播回顾,干货满满哦。
本期嘉宾丨冯忞
上海瀛泰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丨律师
在处理各种大型及复杂的诉讼纠纷及非诉交易与项目方面具有深厚的经验,并已通过CISP-PIP认证。
在公司商务、兼并购、境外投资、风险防控、央企国企合规审查、外商投资企业的设立与变更、人事劳动、股权转让及其他大型的公司商事事宜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
为许多大型境内及跨国公司提供常年法律顾问服务,客户类型涵盖交通物流、保险及国际贸易等领域。
《个保法》出台后,企业用工存在哪些法律风险?
2021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施行,法案中明确了针对个人信息五大处理原则和三项处理规则,较大限度的保护了个人信息合理利用。
那么在《个保法》出台后,企业用工中会存在哪些法律风险呢?
冯律首先明确了企业在《个人信息保护法》中的角色:
企业作为用人单位,处理(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员工个人信息——即企业是个人信息处理者。
冯律指出企业用工中,尤其是HR同事,要明确自己的个人信息保护义务,以规避相关法律风险。
而牛朋飞补充了更多HR同事在企业用工时,从员工入职到离职整个期间,涉及到《个保法》的相关应用场景。
企业用工使用电子合同,如何保证合法合规?
首先我们应当明确,电子合同的签署有《电子签名法》做保障,只要严格按照电子签名法的要求并且遵循上述的法律法规以及技术规范即可。
企业与电子签约平台应当严格履行各自相关义务。
牛朋飞介绍到,上海CA作为国内首批对外提供电子认证服务的机构,同时也是首批获得《电子认证服务许可证》、《电子认证服务使用密码许可证》和《电子政务电子认证服务许可》,一直受工信部和国密局的监管。
基于此,涉及司法层面,我们始终严格遵循“电子签名法”“个保法”“数据安全法”“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来开展电子认证服务以及相关服务;涉及技术层面,我们始终严格按照“等保测评”“密码测评”以及与数字证书管理、电子签章等相关的技术规范。
电子合同使用大家签,我们可以保证整个签署过程都严格遵照相关法律规定,确保电子合同合法合规。
正因为我们遵循这些规范,所以很好地支撑了全上海市及各区等委办单位的密码安全以及电子印章的管理和应用。同时,上海CA所提供的电子签章服务也满足对于国务院办公厅和公安实现印模比对和印章备案的要求,基于此,我们才能扩展应用到企业市场中,满足企业对于“降本增效”以及司法有效性的诉求。
疫情之下,大家签如何帮助企业增加能效?
近日来,上海因为疫情导致大部分企业停工停产,所有员工已经居家办公,为了保证业务不中断,许多企业都在想办法将许多线下流程转为线上化。
由于本次嘉宾是冯律,牛朋飞拿司法方面举例,因为疫情原因,很多律所业务、公证业务以及司法判决都通过网络并借助电子签名实现,比如律师函、公证书、仲裁文书以及法院的法律文书等,在保证无接触的同时,也解决了业务、合规、司法等的诉求,大大的方便了工作。
牛朋飞还介绍到,其实从2019年底疫情刚开始,线下工作转移到线上的场景就层出不穷,除了特殊行业外,绝大部分工作都可以线上处理,特别是远程会议、远程网签、网络招聘、电子招投标等。
由于本次疫情非常突然且持续时间较长,绝大部分企业的公章都还在公司放置,导致很多合同堆积且无法盖章。
作为上海的本土企业,疫情结束之前,上海CA大家签免费且不限量为所有需要的用户提供电子签署能力,基于我们“数字信任”能力下的云服务、小程序、客户端软件等来解决企业在疫情下的劳动合同、采购、招投标等盖章需求,同时我们也将提供360°全方位周到的方案设计及运营支撑服务,切切实实地助力企业线上化业务的正常运转、以实际服务驰援城市抗疫。